跳到主要內容
:::
:::
mixer夜間投影
科技大學也能玩藝術創作?臺科大通識課程師生創作以戶外投影藝術演出點亮台北城南夜
臺科大首次舉辦夜間戶外投影藝術展演夜間的城南可以很不一樣!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在113年5月24日於校門口進行名為「Mixer混合者」的獨特戶外投影沈浸式演出,內容由駐校藝術家團隊與學生共同創作,為台北城南地區帶來亮麗又熱鬧的夜晚。演出節目由師生共同籌備,充分展現臺科大優異的學習力與執行力。為拓展師生跨域創意、藝術素養與多元視野,臺科大啟動新一波「駐校藝術家計畫」,以「科技藝術」為內涵主軸,邀請國內優秀當代藝術團隊玖格設計陳宣名、黃瑞民兩位青年藝術家駐校,開設通識教育課程,協助來自不同領域背景的學生嘗試藝術影音創作。駐校藝術家陳宣名表示:「這次不是讓學生去協助藝術家完成規劃好的內容,而是提供他們資源、支持與討論,讓學生們自己去探索、找到有感的事物想做的主題,以自身的特長及新學技能建構出屬於自己的作品,讓學生未來想創作的時候都可以毫無顧忌地開啟並實踐」。選修學生多無藝術創作背景,需完成三個階段的培育歷程,從接受藝術家指導肢體開發、音像轉譯、軟體編輯、拍攝技巧等等課程,到進行分組創作,最終還必須完成各種展演現場的籌備執行工作。課程設計旨在提升自我覺察力、環境感知力、跨域共創協作力,以及表達情意創造力,對非藝術設計科系學生是相當大的挑戰,也能帶來豐厚學習收穫。工程師也可以是藝術創作者「Mixer混合者」,意指在數位資訊快速繁雜流通的時代,人們必須發展出多重的知識技能與身份,工程師也可以是藝術家、創作者,各種不同背景的學生在此學習、交錯、碰撞、吸收、融合成為自己創作的泉源。四組影像創作包括:「破繭成花 Renaissance」、「附點音符 Dotted Notes」、「Colorful」及「 Inside and Out」。負責「破繭成花 Renaissance」音樂製作的資工四乙羅承甲同學指出,內容是在講述獨自一人練國樂時,可能會遇到挫折等心境變化,會有喜怒哀樂的情緒。而他自己最喜歡的是從「哀」到「振作」的沉思內在那一段落。「Colorful」組的臺大藥學系大五蔡孟庭同學認為,跨校來修這門課讓他學到之前沒有想過自己可以學會的東西,收穫甚豐。她表示,最喜歡描述恐懼的部分,氛圍營造很好,做剪輯的時候,自己都不太敢看,表示作品非常成功。藝享城南友愛鄰里這是臺科大首次舉辦夜間戶外投影藝術展演,投影在校門口國際大樓立面,由駐校藝術家陳宣名、黃瑞民創作,結合舞蹈家謝知穎與音樂家陳沛元現場共創共演的新作「混」開場,再接續播放學生創作。絢麗又深刻的內容,使原先沉寂的夜間校園充滿藝術知性氛圍。演出結束後,學生們更另外籌備了期末展覽,呈現創作的歷程,歡迎各界前來交流。本課程不僅是提供學生更多元創意的培育模式,透過與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等鄰里組織合作,更可做為凝聚城南區域友好社區媒介,進階實踐大學校園社會責任。(新聞出處:https://cna.com.tw/postwrite/chi/372766)
電池材料產學「Master Talk」
推展跨領域(跨國)學術研究
校級研究中心本校校級研究中心致力於前瞻性與實務性研究,結合多年專業實力與產業資源,與政府及民間組織合作,推動國家政策和永續發展目標(SDGs),強化校內研發與產業界的可持續關係,培養並引進高階產研人才。透過技術整合,開發多元領域的前瞻技術,與國內外專家合作,如辦理多項交流活動(如知名學人來訪、SEED 系列演講),與國內外學校/機構簽訂MOU或實際展開交流工作,或選送學生和年輕學者赴國外進修等,聚焦本校優勢領域,提升專業水準與技術研發能力,最大化產業效能。本校最新成立「技職賦能研究中心」及「製程淨零研究中心」,這兩所校級研究中心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的「4.優質教育」及「11.永續城市與社區」,並將繼續推動永續環境、永續社會和永續能源的發展。跨領域(跨國)學術研究第10屆國際先進科技論壇國際先進技術論壇由國立臺灣科技大學、日本德島大學輪流舉辦,第10屆國際先進技術論壇(International Forum Advanced Technology 2024)於3月8日在日本德島大學舉行,研究的相關議題包含奈米技術與先進材料、先進測量與等離子技術、光學工程與成像感測技術、工業管理與設計等,並邀請台日傑出青年學者到場展示和討論工程領域的研究趨勢,持續促進學術合作和科技應用。波蘭華沙理工大學來訪波蘭華沙理工大學(Warsaw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)由副校長Prof. Malinowski Mariusz帶隊於6月21日至本校拜訪,共同討論兩校未來學術合作的細節,研究領域聚焦於半導體雷射、光子集成電路、先進封裝路由與優化、生物醫學感測前端與刺激器、AI影像處理及機器學習設計優化等。本學術合作專題研究計畫由雙方共同出資研究經費,並於7月1日起徵件開放雙方研究人員申請,期待透過這些合作推動更深入的國際學術交流和創新研究。本校與臺北醫學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發表會自2010年以來,本校與臺北醫學大學攜手合作,致力於推動跨領域整合研究,從單一計畫發展至跨領域應用研究團隊,共同研發創新醫療技術,促進了多元學術交流,強化彼此的研究實力,並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,實現了優勢互補,更促成了多個跨校整合團隊的成立。在兩校教研人員共同努力下,目前已建立超過140項合作計畫,涵蓋醫療器材、輔具、藥物應用、生醫材料開發及醫療影像等多個領域,並於6月19日舉辦兩校學術成果發表會,期望合作能持續造福社會。